最新动态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高分秘笈(2)

作者:wangku 时间:2011/9/14 9:32:00

  • 三.阅读的技巧

      1.标点符号在阅读中的作用:

      ①句号。用来分割句子,以句号为单位,把段分隔成块,逐个击破。团?条

      ②逗号。在两个逗号中间是一个补充说明成分时,在阅读过程中可以献跳过去不读。

      ③冒号。冒号的后面进一步补充说明前面的内容,冒号的前后有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

      ④分号。分号是用来分隔句子的,并列结构:语意上的并列、结构上的并列。

      ⑤破折号。两个破折号之间是补充说明成分,在阅读中可以先不读。如果不能读懂破折号之前的句子的意思可借助破折号间的内容加以理解。

      ⑥引号。引用和讽刺两种作用:⑴引用某人的观点(是支持还是反对);⑵用来反讽,讽刺。

      引用的目的:不论是正面还是反面引述都是为了说明核心概念、中心思想,否则就没有意义。

      ⑦括号。两种作用:补充说明、解释生词。

      2.微观阅读的技巧:

      ①抓主干。

      ②看标点符号。

      ③被动变主动。

      ④消减否定法。

      ⑤重新断句。

      ⑥对照法。抓一些重点词:

      ⑴解释词:namely(即,也就是);likewise(同样的);inotherword(换句话说);

      thatistosay(那就是说)……

      ⑵转折词??目的:体会一种逻辑关系,也是经常出题的地方。

      but,yet,although,however,incontrast(与之形成对照的是)

      ⑶表示结果的词:thus,asaresult,consequence

      ⑷表示递进的词:furthermore,inadditionto

      ⑸表示重要的词:prime(首要的);aboveall(最重要的);firstofall

      3.宏观阅读的方法:

      怎样对待一篇文章:

      ①一般来说,任何一篇文章都讲一个主题。

      ②注意抓两类文体:一个是议论文,抓作者中心观点和作者态度;

      二是说明文,抓说明对象和作者态度。

      ③注意看清楚文章是由几个自然段构成,同时要注意看清楚文章的段落与段落之间是顺承结构还是转折结构。

      ④注意文章的一些固有模式:

      第一类型:启承传合型,要特别注意启和合的前后呼应。

      第二类型:花开两朵型,要注意两个核心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第三类型:问题答案型,一般来说问题就是文章的中心,阅读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找问题的答案。

      第四类型:平铺直叙型,注意抓首段和中心。

      第五类型:开门见山型。

      4.总结段落的固有模式:

      ①中心句(段首句)??具体论述

      ②中心句(段首句)??具体论述??中心句(段尾句)

      如果段首句和段尾句是呼应的话,那么其之间的话必然是支持句,也可能反着说一下,但最终还是支持段首或段首主题句的。

      ③过渡句(段首句)??具体论述

      ④中心句(段首句)??具体论述??转折??具体论述

      ⑤具体论述??中心句(段尾句)

      ⑥句句展开式(无明显主题句)指比较短的段落。如只有三、四行的段落。这样就没有必要在段首给出一个中心,后面再展开。而是直接把事情给描述一下就可以了。

      5.读文章时需特别留意的细节:

      ①举例、打比喻处

      ②人物论段

      ③转折处后

      ④复杂句

      ⑤因果句

      ⑥特殊标点

      ⑦段首段尾句

      最常出题的地方是:中心思想或核心概念。中心思想+细节=文章

      6.独句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①文尾的独句段所起的作用是??总结全文;

      ②文章中间的独句段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四.高考英语到底考什么?(阅读能力)

      1.观念转变和方法转变(closereading细读)

      高考考察细读、辨别能力。

      2.阅读的重要性

      3.高考文章类型的分析(来源、内容、体裁)

      ①来源:一二年级课本、西方报刊杂志

      ②从内容角度把44篇文章分类:社会科学为主,自然科学为辅,新的趋势是人文科学的文章。

      文章的分类:(共44篇)

      (1)社会科学(SocialScience)有30篇

      包括: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传播学、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人类学、文化学等

      分析:政治学,从89-03没有出过题,因为西方和东方的意识形态存在差异性,避开敏感话题,没有出过;

      经济学,每年至少一篇;教育学,隔年出一次;传播学,隔年出一次。

      总结:泛读的重点——经济学、教育学、传播学、心理学。

      (2)自然科学(NaturalScience)有10篇

      10篇中,纯而有纯的自然科学很少,只有约4篇。命题集中在科学史方面。

      出题的原则:一般性原则,公正性原则。

      总结:泛读自然科学的文章,少读纯自然科学的文章,多读简介科学史的文章。

      (3)人文科学,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还剩4篇)

      分析:88--99年,11年中从未出过题。

      文学评论—未来主义诗歌;

      散文—雄心壮志;

      散文—我这个人的一段心路历程;

      讲幽默,题目有迷惑性。

      总结:人文科学出题有抬头趋势。

      ③从体裁角度把44篇文章分类: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应用文。

      多读:议论文、说明文。(从来没有出现过记叙文,应用文只出过1篇)

      ④从语言上,以美国英语为主。

      突显美国英语与美国文化,应该多了解一些美国的基本概况。最好有一幅美国地图。

      4.新大纲中对于阅读理解的总体要求(阅读速度和8点阅读要求)

      ①阅读速度:(02年开始为4篇x5题)每篇文章略有增加,但增加不大。要求文章读得更细了,用closereading(细读)的方式击破高考阅读。比较适合的阅读速度为:45-50/分

      ②八点阅读要求:

      (1)能够抓住文章中的主旨大意、

      (2)理解文章中的具体信息,

      (3)理解概念性的含义(concept),

      (4)进行有关的判断、推理和引申的能力(解体思路应尽量适应命题专家)

      (5)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含义,

      (6)理解文章的谋篇结构及段与段、句与句的逻辑关系,

      (7)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态度,

      (8)区分论点和论据

      ③新大纲提出的三点要求:

      (1)词语的概念性含义

      (2)理解文章的谋篇结构

      (3)区分论点和论据

      5.新大纲的特点(3个):

      ①放慢作题速度(closereading仔细阅读),阅读速度要求我们读得更细更慢了;

      ②词的变化(passage变成了text),重视文章总体结构的把握,这要求从结构的角度来读文章;

      ③命题范围没有任何变化。

      ④强调时效性。高考阅读“赶时髦”,与当今形势联系较紧,多看一些时文(经济方面)。

版权所有 © 北京网库英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胜古中路1号蓝宝商务大厦402

    电话:010-80788512 ICP备案号:京ICP备12024748号 技术支持:中国网库